11月7日,北京国际摄影周2023在中华世纪坛圆满落下帷幕。本届摄影周现场及线万人次,受到百余家媒体及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与好评,新时代的影像语言焕发出更加强大的文化魅力。
北京国际摄影周由文化和旅游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赢博体育,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中国图片集团和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自2013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11届,共组织举办国内外展览451个,论坛260多场,有近百个国家、1.5万名摄影师、270 家合作机构参与,累计吸引现场观众达330多万人次,线日,小摄影师们在北京国际摄影周上研学。河池日报 高东风摄
经过10年的积淀,本届摄影周固化了业界与公众广泛认可的专题品牌,形成时代精神与国家形象主题、学术主题、名家经典主题、摄影周品牌主题、世界遗产主题、世界城市文化地标主题、摄影收藏主题、文旅融合主题、影像·北京论坛主题等九大内容主题板块,推出11场精彩的专题摄影展览,展出了2000余幅高水准的摄影作品,举办了13场高水平的论坛讲座,更加生动地展示与传播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有力地推进了国际间影像艺术和文明互鉴的交流,更加有效的开展了科学技术与影像艺术的创新实验,更加丰富了影像内容产品与影像文化服务的供给。
2023年10月22日,观众在北京国际摄影周上观看“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全国主流媒体新闻摄影展”。季春红 摄
摄影作为现代文化的视觉媒介,所传达的影像语言具有形象化、具体化和视觉化的独特魅力。本届摄影周展出的2000余幅高水准摄影作品,不仅是国际国内摄影界再一次影像文化实验的集成,更是向业界和公众呈上的一场视觉艺术饕餮盛宴,专业化的学术交流活动,也从不同的维度对当代影像语言的创新、创意、创作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与研讨。
从专业摄影展览看,不论是纪实性的新闻摄影,还是艺术性的创意摄影,不论是跃然纸上的景物肖像,还是曲尽其妙的风光人文,不论是摄影名家的代表作,还是摄影新人的处女作,不论是青年艺术家的视觉创新,还是丝路十国摄影组织主席的技术呈现,不论是专业相机的摄影创作赢博体育app,还是大众手机的“云影像”,不论是以传统创作技术摄制的图片影像作品,还是首次引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创作的数字影像作品,一张张极具美学的光影构图,一幅幅内涵丰富的瞬间定格,以其生动活泼与具体形象的影像语言,以其光彩夺目的视觉盛宴与无可比拟的艺术魅力,大饱了参观者的眼福,激发了观览人的情感,震撼了观众们的心灵。
从专业学术活动看,一众专家不仅深入探索了关于“AI时代影像艺术创作”这种前瞻性的题目,还深入探讨了关于“大众手机摄影”这种大众化的主题,中外名家不仅共同探讨了“中国的乡村转型与影像艺术实践”这类本土化的题目,还共同研讨了“阿拉伯国家摄影特点及发展趋势”这类国际化的主题,对影像语言进行了更加专业、更加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推进了当代摄影艺术与技术的升华和跃迁,使未来的影像语言爆发更加震撼的威力。
与专业摄影记者的宏大叙事不同,2023“云影像”大众手机摄影展以更加大众化、接地气的百姓视角摄影作品,展现“美好中国”这一主题,在两万多件作品中遴选出300件手机摄影作品和16件短视频作品,从科技感十足的“体验5G时代”到充满学习力量的“读书乐”,从爷爷奶奶幸福投喂的“相濡以沫”到充满情趣的“快乐童年”,从满屏烟火气的“农家乐”到记录建党百年群众活动瞬间的“辉煌百年庆”,摄影爱好者们用手机记录下的点滴瞬间,生动诠释了“美好中国”的幸福与安康。
“筑梦——我们的新时代摄影作品展”从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中提炼主题,用80余幅精品力作精心描绘新时代的宏阔画卷。“那山·那水·那人——乡村振兴新图景专题展”用100余幅摄影作品,以发生在身边的人物、故事为切入点,以小见大地呈现了中国乡村群众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广袤田野上乡村振兴的新图景。“生生不息——全球农遗·中国稻作文化影像展”让人领略了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古国和大国的悠久发展史和多样生态地理条件,“京津冀文化遗产影像展”的300余幅摄影作品, 让人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多元一体……
2017年7月3日,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该港区完成集装箱吞吐量约占宁波舟山港集装箱吞吐量的一半。2021年,宁波舟山港完成年货物吞吐量12.24亿吨,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 摄影:沈颖俊
“海峡两岸摄影名家邀请展”得到了海峡两岸摄影家们的热烈响应,展出的121 位两岸摄影名家的精品力作,涵盖了纪实摄影、艺术摄影、观念摄影等多个创作领域,在中华世纪坛的名人雕塑展厅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历代名人遥相呼应,构成两岸摄影家记录历史、聚焦当下、呼唤未来的影像画卷,为观众留下生动、难忘的永恒记忆。同时,该项展览推出的海峡两岸摄影家交流会暨合作签约仪式活动也进一步深化了海峡两岸摄影家的合作,对推动两岸文化交流、提升摄影艺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国际化的主题摄影展览和学术交流活动,成为承载“文明互鉴”的特色载体。通过国际化的视角赢博体育、去中心化的方式和自由的表达,用摄影这一世界通用语言生动地讲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赢博体育,在国际上引发了更为广泛和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与价值观共识,中国“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明互鉴与共生共荣观念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