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太美了,像画一样。”12月8日,西北油田采油三厂人力资源室唐睿,看到同事们在微信朋友圈转发王夏田的全国银奖作品《冬韵》后,赞叹不已。
王夏田是采油三厂的“名人”,大家都称他为油田一线余幅摄影作品多次获得了国家级、集团公司级奖项,在新疆地区也多次获奖,在摄影界小有名气。
今年56岁的王夏田是扎根西北大漠戈壁35年的采油工。别人眼里看到的是荒凉、萧索和艰苦,他却处处能发现石油工业与大自然完美结合的闪光点。
30多年前,王夏田就东拼西凑买了一部胶卷相机,在干好巡井、油井维护等本职工作的同时,将一线石油人上产大会战的工作、生活场景刻录在了胶卷上,呈献给广大员工。“王大师拍的照片真好看!”“我要,我也要。”王夏田给石油人拍的片子,大家都视为珍宝,争相留存。
工作之余,王夏田喜欢研究相机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同时,通过资料自学构图、用光、场景布置等摄影技术,利用有限的胶卷拍摄出了高质量的画面。数码相机问世以后,他更是爱不释手,摄影技术也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2015年7月,TS4井开钻立井架时,正是酷暑难耐的季节,王夏田在现场一守就是3个多小时。中午他忘了吃饭,镜头一直对准吊车、井架、众人合力增油上产的情景。汗水湿透了衣衫他毫不在意,看着相机里员工们一张张夺油上产的画面,他笑着说:“今天的付出,值!”
前年9月,得知TK883井有好几只狐狸与巡井岗位人员成了好“朋友”,他闻讯赶去,想拍下石油人保护环境、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画面。
井站人员告诉他,几只狐狸很难接近,看见陌生人更不会来井场,所以要想办法藏起来。为了拍到好作品,王夏田就像侦察兵一样,端着相机趴在蚊虫肆虐的红柳丛中,一动不动。
两个多小时的“守株待兔”,红柳丛中的王夏田被蚊虫咬得手上、脸上、头上全是包。他仍然一动也不动地守在那里,生怕错过珍贵的一幕。终于,一只黄狐狸带着两只小狐狸漫步走进井场,小心翼翼地走到采油工给它们准备的饭盆前,左顾右盼后才开始“用餐”。这些画面,被藏在红柳丛中的“猎手”全部装进了自己的相机里。
去年10月,在T814(K)井修井期间,岗位操作人员身穿雨衣、胶鞋赢博体育,站立在修井平台上操作。王夏田想留下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画面。尽管已经十分小心了,他的红工装还是被原油染成了“迷彩服”。王夏田深知,风雪交加、沙尘暴来袭等恶劣天气,正是石油人最忙最累的时候,也是一线摄影人抓拍精彩画面的好时机。
30多年来,王夏田用镜头留下了大漠震撼人心的美,留下了石油人奋斗的身影,也记录和见证了油田发展的一个个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