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x爱游戏ayx爱游戏ayx爱游戏当 然随着数码时代分辨率测试的深入,我们发现的确大部分镜头,特别是变焦镜头的最佳光圈都出现在f/8到f/11,这是客观测试的结果,加上前些年大小三元 等大光圈变焦镜头价格居高不下,大部分的变焦镜头的最大光圈普遍为f/3.5-6.3,所以也得出了例如f/8下无狗头等等很多推论。
至 于f/11后的小光圈下画质下降,这个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一些较老的镜头摄影知识,存在f/11后画质锐减的现象;一个是对于最新一代的高像素机型,根据光学衍射 的理论计算,得出在全画幅像素超过3000万,APS-C画幅超过2000万之后,镜头在f/8光圈之后,会衍射加强的结论。
现状:收缩光圈的确有助于提升画质!但是对于新镜头来说,f/8早已不是门槛,大部分的新镜头最佳光圈出现在更大光圈的时候。而小光圈不可用,也不在是瓶颈。
大 概在06-09年开始,这一代镜头中比较能让大家熟知的包括尼康的新一代大三元(14-24mm、大竹炮、24-70mm无防抖版本),佳能50mm f/1.2、85mm f/1.2L等等这些镜头时,光学设计水平已经和上一次镜头大更新(2000年左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最近一代的 佳能新35mm f/1.4 II或者新大白、尼康24mm f/1.8或者新24mm-70mm等等诸多镜头,我们可以通过测试数据发现,最新的镜头不 论佳能尼康,都对镜头的大光圈数据做了充分优化,因此镜头普遍从最大光圈下就有出色的锐度,收缩光圈并不会带来镜头的锐度暴增。因此在现在,大家可以放心 使用大光圈了。
基本上近几年发布的镜头,从最大光圈开始就能获得不错的画质,最佳光圈也从之前的变焦F8、定焦F4向全开大光圈方向移动
应用:现代镜头其实可用范围已经大大加宽,大部分新镜头已经从最大光圈到f/22甚至f/32都完全可用,风光拍摄可以使用更小的光圈并不会对画质有太多影响,而人像拍摄也可以放心的用大光圈了。
另 外一个问题,是小光圈下画质是否可用的问题,其实随着高像素机器的普及,其实可以发现小光圈下镜头的衍射作用并不是那么明显,而且新一代镜头,随着光圈收 缩画质的下降并不是特别严重,所以如果说对于老镜头来说f/16以下需要谨慎使用,那么新一代的镜头,就放心使用各档光圈吧。
与 上一条一样,这是一条同样是流传很久的理论,“在没有防抖的镜头上,安全快门速度是焦距的倒数”,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不过在新时代里,这个安全快 门法则其实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而且这条言论通常会延伸为很多误区和对比,例如“比较300mm镜头,在多少秒还能端得住”,这种比较其实是不合理的。下面 我们就来看一下安全快门是焦距倒数是怎么来的,现如今又有哪些不一样。
其实安全快门是焦距倒数本身并没有什么理论计算做依托,是大家长期使用得到的一个使用概念,但是这个概念的使用相当广泛,很多厂商在宣传镜头防抖效果是,都会使用多少档防抖效果这个词。
在 数码时代初期,包括到佳能5D2的时代,安全快门是焦距的倒数这个原则基本上都是成立的,但是打破这个原则的临界点是2012年发布的尼康D800。从 D800开始,大家忽然发现安全快门是焦距倒数似乎行不通了,随后的索尼A7R,佳能5DS等机器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当像素提升到一定水平,这个使用概念 就会发生变化,在高像素时代,安全快门在高像素机身上可以看作是镜头焦距的倒数乘以二。
其 实这个理论发生变化的原因主要源自于机身快门震动对于像素的影响。在按动快门时,像素会或多或少的产生震动,我们可以理解为相同时间下每个像素都会移动相 同的距离,当移动的范围仍然让成像位于这个像素点内时,就不会发生模糊,否则就会模糊,很显然,随着像素提升,单个像素大小就会增加,当像素超出了一定的 移动范围时,我们就无法得到清晰的影像了。
在 高像素时代ayx爱游戏,要想让快门速度慢下来,还是需要防抖来实现。但是与现在不同的是,我们可以发现光学防抖目前已经很成熟了,算是到了一定的瓶颈期,目前光学防 抖普遍停留在4档-5档防抖效果,而且镜头防抖的局限是对于机身震动难以消除,所以未来相机的防抖发展趋势将会是机身防抖,而且机身防抖技术,还可以让更 多老镜头具有防抖效果。
现在看来,在没有防抖的高像素机器上,普遍看来焦距倒数是拿不稳的,我们需要更快的速度才能保证画面的清晰。但是不管怎么说,安全快门并不安全,这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我们需要稳定的拍摄环境,高ISO或者大光圈或者三脚架,这三项才是正确的选择。
下 面一个问题是拍摄时的测光问题,拍摄时进行测光,有些朋友总会把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拿出来说事,笔者也通常会听到例如“拿点测光测一下高光,再测一下 暗部,然后取中间值”这一些看似是“区域曝光法”的拍摄方法。区域曝光法是正确的,但是点测光真的这么神奇吗?简单的取中间值,或者使用某一点测光进行拍 摄,真的能替代补光效果吗?
亚当斯的区域曝光法,成为了很多“点测光”拥护者的至上宝典,那么数码相机点测光一定好吗?
笔者想说的是,在数码时代,其实“区域曝光法”已经从拍摄方式上变成了后期指导思想,在拍摄上使用区域曝光法进行测光并不准确,大光比下点测光不一定一定比机身的全局测光更好。为了解释清楚,我们把大光比环境分为两类:
之前我们使用测光表获得更精准的测光数据,但是并不能说点测光具有多么神奇的功能
大光比拍摄人像,基本上都会习惯性用点测光对准面部进行测光,这是没有错的,但是笔者想说的是点测光没有那么神奇,不是逆光拍摄使用点测光对人脸进行测光就能保证准确。逆光下,我们还是需要借助闪光灯、反光板等等的帮助,单纯使用点测光就能拯救人像,是天方夜谭。
拍摄风光时,一般使用点测光的目的很多时候是为了保证亮部不过曝,所以现在很多机器加入了全局测光下的亮部重点功能,拍摄的时候可以保证亮部区域不过曝,比起使用点测光进行计算要准确很多。
大家经常拿出类似于这张图来说点测光的使用,但是其实这只是个指引,并不是方法
在 之前胶片时代,我们通常使用点测光判断画面的具体曝光值,但是数码时代,随着全局测光的智能化,特别是测光像素的提升(最新一代D5/D500具有18万 像素的RGB测光系统),全局测光对于风光拍摄的应用性已经越来越强。虽然测光仍然是摄影师最需要关注的话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现在新一代的数码相机 来说,测光的方法越来越多,点测光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途径。
在 圈子里经常能够看到一句话,能用低感,就一定用低感。抛开拍摄话题不谈,这句话说的意思是“使用低感光度可以尽可能的降低噪点,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 使用低感光度”。对于日常拍摄来说,的确能使用低感就使用低感,但是在风光拍摄时,我们就会遇到一个问题,是使用低感光度长时间曝光呢,还是使用高感减少 曝光时间呢?
我们还经常听到一句话,能用低感就用低感,或者什么机器高感上了ISO 800就不能用,现在还是这样吗?
其实这个文章我们在很早之前的噪点测试中已经给了大家答案:噪点是曝光时间和感光度双重影响的结果,因此在极弱光环境下,在热噪严重增加前,较低感光度加适中曝光比长时间曝光低感光度或者高感光度短曝光噪点都少。
那 么回归我们的话题,风光拍摄到底该不该用更高的ISO?答案其实蛮废话的:目前相机的控噪已经远好于最初的数码相机,特别是背照式CMOS的应用,即便是 3000万以上像素的全画幅单反,控噪性能也好于之前的不少低像素机型,所以现在对于风光照片来说,噪点已经不是考虑的第一要义,能用低感就用低感自然就 不成立了。
例 如以星空摄影题材来说,除非是打算拍星轨,不然我们需要更高的ISO来尽可能的缩短曝光时间,好让星星定住,时间长就会被拉成线。但是有些朋友会纠结 ISO和时间的选择,其实对于大部分机器,就是D810、5DS这一类高像素机器,在ISO 3200以下拍摄星空也是完全没问题的,所以完全不必纠结高 感光度的问题。
这 个问题看上去也是一个非常正确的话题:“定焦头一定比变焦头画质好”,而且可以延伸出很多命题,例如拍照一定要用定焦,使用定焦可以提升拍摄水平,定焦头 画质一定比变焦头好。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定焦头可以做更大的光圈和更小的体积,这的确是变焦头难以实现的,但是真要是说定焦镜头一定比变焦头好,那么并不 完全正确,要说定焦万能论,更是不靠谱的。
对 于定焦头来说,有两个需要追求的:一个是更大的光圈;一个是更小的体积。在经典结构盛行的设计时期,定焦头的画质优势是得天独厚的,基本上所有的定焦头画 质都要好于同焦段的变焦镜头,但是随着光学玻璃铸造研磨技术的提升,大量非球面镜、特殊镜片被应用于对于体积重量要求不那么严格的变焦镜头上,所以说,目 前很多变焦镜头的镜头素质已经相当惊艳,例如尼康14-24mm或者佳能24-70mm f/2.8二代,在同焦段下锐度并不输给很多定焦镜头。
从评测可以看出,佳能新24-70mm的锐度表现不比35mm或者50mm定焦差,很多其他镜头也是如此
有很多人会强调使用定焦镜头的优越性,不错使用定焦镜头会在创作拍摄上获得更多的便利性,使用同焦段拍摄更有助于进行思考和构图,但是变焦镜头的方便之处也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很多朋友一直被灌输定焦镜头一定好于变焦镜头的观念,其实并不完全正确。
不论是变焦镜头还是定焦镜头,都没有绝对的优越性,合理使用各类镜头才是最为重要的。不管是什么人,说定焦镜头胜过变焦镜头或者过分吹捧都是不对的。
另外一个话题叫做,镜头口径越大,画质越好(当然是相同类型镜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观点一直是非常准确的,而且肯定的是光圈越大、口径越大、相对画质越好,那么在如今这个理论是否还成立呢?
这里说的口径,是镜头的滤镜口径,也就是镜头的前镜组开口尺寸,按照一般的理解,更大的口径可以让镜头的边缘画质更加出色。这个在广角镜头中仍然体现的很明显,大尺寸的灯泡头可以获得更好的画质,那么在更为常见焦段中,是否真的是口径越大画质就越好呢?
我 们知道加大口径有一个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增加进光量,但是进光量不一定是通光量,我们知道例如萤石镜片、特殊镜片都结构,都会影响光线的通过率,所以复杂结 构越多,实际的通光量越小,因此越是复杂结构的镜头,必须要将开口做大。所以随着设计结构的复杂化,镜头口径有时候是不得已而做大而不是为了提升画质而做 大。
复杂的光学结构和特种镜片会大大降低镜片通光率,因此需要更好的镀膜和更大的口径
使 用了更复杂的结构,主要并不是提升锐度,而是为了校正色散、慧差和改善大光圈画质,而对于常规焦段的镜头,越是简单的光学设计,通常锐度越高,所以对于非 大光圈类镜头,其实口径大一圈或者小一圈带来的中心锐度差异并不会太多ayx爱游戏,而边缘差异,则更多要看镜头的光学设计水平,而并非镜头口径。
所以,那些依靠镜头口径来判断镜头成像好坏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镜头素质是全面的因素,而镜头的前镜组口径一般只影响进光量和边缘画质,对于实际的镜头画质影响并不大。
最后笔者要和大家聊的话题,是防抖的话题。有一句非常常说的话,使用三脚架时,应该关闭镜头防抖,从而获得更好的画质。那么这句话一定对吗?在现在这句话还依然成立吗?
这 条理论,对于很多老镜头,特别是04年以前的镜头有非常大的价值,因为在防抖设计之初,对于使用者来说拍的到要远大于拍得好,因此很多镜头的防抖功能都比 较粗糙,虽然有防抖效果,但是对画质都会有一定的下降,副厂镜头更是有这种特点,所以在使用三脚架之后,需要关闭防抖,这样可以获得很大的画质提升。
但 是随着防抖技术的更新,大概在05年之后(副厂镜头大概10年之后),各家的防抖技术都有了不错的进步,特别是高像素时代的到来,画质的下降变得更加显而 易见,因此这时候防抖技术更多就是为画质而服务,对于很多长焦镜头来说,还有专门的三脚架模式,因此对于大家普遍使用的镜头来说,不管是新一代的大三元, 或者是套机镜头,防抖性能对画质的影响都非常小了,使用三脚架时,再也不担心忘记关防抖了。
对 于今天的文章,看上去有一点鸡蛋里挑骨头,但是都是针对一些经常被谈论起的话题而讨论的。有些问题虽然本身并没有错,但是经过一些演绎和推导就会得出不合 乎使用的伪命题,而且所谓的“摄影常识”和“摄影法则”本身就是灵活的,不可以一概而论。更好的理解这些常识和习惯,才能让我们的拍摄更加轻松自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