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基础知识大全docayx爱游戏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3-02-02 03:37:23

  《光圈和快门教学》 光圈和快门?? 1、为了使相机的减轻晃动,一个通用的快门速度是1/125秒。而1/250秒这 一较高的快门速度则可以用来拍摄相当清晰的照片。使用长焦,必须配以较高的快门速度,然而此时你又必须使光圈较正常的开大一些才能获得合适的曝光量。要记 住,当按下快门钮时,即使是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也要尽可能地使你手中的相机保持平稳。 2、抓住动作。1/125秒的快门速度能抓住人的步行动作。当然,当使用较高的快 门速度时,是有可能抓住如跑动着的人等稍快一些的动作的。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时,必须用较大的光圈,以保持获得相同的曝光量。例如某一胶卷在充足的阳光下 使用时的指南是1/125秒、f/8,那么获得同样曝光量的快门速度和光圈的另外组合可以是1/250秒、f/8或者1/500秒、f/5.6。 3、景深的控制。在保持正确的曝光量的同时,通过使用或大或小的光圈配以适当的快门速度能增加或减少清晰程度或景深。 下面是拍摄照片时选择快门速度和光圈最佳组合的准则。 选择光圈(f值) f/2.8: 具有该镜头最佳的结像品质。比上述较大的孔径具有稍大的景深。 提供有限的清晰聚焦的范围,以便当照明情况较最佳状态稍差时获得合适的曝光量,例如多云的天气或者在阴影处。?? f/4和f/5.6: 具有中等(适度)的景深。适用于户外日光下拍摄。具有极好的成像品质。 f/8: 具有很大的景深。适合于户外日光照明条件下拍摄。具有极好的成像品质。 选择快门速度?? 1和1/2秒: 使用相机支架(如三脚架)。适合在暗淡照明情况下使用小光圈获得大景深和足够的曝光量(如现场光或摄影灯照明)。适合拍摄无生命的物体和稳定不动的被摄体。?? 1/4秒: 使用相机支架。这是适于拍摄成年人肖像最慢的快门速度。适合在暗淡照明条件下使用小光圈以获得大景深和足够的曝光量。适合稳定的被摄体。?? 1/8秒: 使用相机支架。对于在限定范围内拍摄成年人比用1/4秒快门速度时更好。适合在暗淡照明条件下使用小光圈以获得大景深和足够的曝光量。适合稳定的被摄 体。?? 1/15秒: 使用相机支架。当相机上安装标准镜头或者广角镜头时,如在曝光时相机能握持得相当平稳的话,那么有些人能手持相机进行拍摄。适合在闇弱照明条件下,使用小 光圈以获得大景深和足够的曝光量。?? 1/30秒: 这档快门速度是在手持相机进行拍摄并在该相机上配以标准镜头或广角镜头时,被推荐的最慢快门速度。为了获得清晰度高的照片,相机必须握持的极平稳。这档快门速度适合大多数现场光摄影。适合在多云天气或阴影处用小光圈以获得大景深。?? 1/60秒: 这档快门速度适于照明条件不太理想,如多云的天气、在阴影处等户外日光下拍摄照片用。对使用小光圈以增大景深来说,该速度是很有用的。在较明亮的现场光照 明的场所也使用这档快门速度。使用这档快门速度,相机意外地受到震动而使拍摄失败的情况要比使用1/30秒快门速度时来得少些。适用于单反相机的闪光灯同 步。?? 1/125秒: 这是户外日光下拍摄照片最好的快门速度。在明亮的照明情况下,使用中等大小的光圈到小光圈能产生很好的景深。使用这档快门速度,能使来自相机本身的微弱震 动减到最小。能抓住一些中等速度的动作,如走动着的人,儿童的游戏或是自由活动着婴孩。对于手持相机并安装上焦距小于105mm的中焦距镜头进行拍摄,该 速度具有一定的保险性。这档快门速度被推荐用于某些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使用闪光灯拍摄。?? 1/250秒: 适合抓住一般速度的运动体,例如以中等速度跑动着的人、游泳运动员、自行车运动员、在一定距离外奔跑着的马、检阅活动、奔跑着的小孩、帆船、棒球运动、以 中等速度比赛的足球运动员。当你并不需要大景深,而主要是想抓住动作的时候,可以在户外日光照明情况下用这档快门速度,以使相机的震动程度减至最小。适合 于手持相机安装上250mm焦距镜头进行拍摄。?? 1/500秒: 适合抓住运动速度较快的动体,例如中等距离外的运动员、奔跑着的马、跳水运动员、快速骑驶着的自行车运动员、行驶着的轿车或跑动中的篮球运动员。这档快门速度能用来抓住除了最快速度外的所有动体。?? 1/1000秒:?? 是抓住快速动体的最佳速度。如赛车、摩托车、飞机、快艇、野外和体育场内的比赛专案、网球运动员、滑雪运动员及高尔夫球运动员。因为使用该快门速度时需用 比其他快门速度时更大的光圈,因此它的景深最小。这是手持相机安装上400mm以内焦距的长焦距镜头进行拍摄时极好的快门速度。 注:对所有的快门速度来讲,重要的是使手中的相机平稳。当你将相机架在坚固的支撑物上(如三脚架等)使用上面所讲过的那望远镜头进行拍摄时,也能使用较上 述与之相匹配的快门速度更慢的快门速度。 景深--景深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着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器轴线所测定的物体距离范围。 光轴平行的光线射入凸透镜时,理想的镜头应该是所有的光线聚集在一点后,再以锥状的 扩散开来,这个聚集所有光线的一点,就叫做焦点。 在焦点前后,光线开始聚集和扩散,点的影像变成模糊的,形成一个扩大的圆,这个圆就叫做弥散圆。 在现实当中,观赏拍摄的影像是以某种方式(比如投影、放大成照片等等)来观察的,人的肉眼所感受到的影像与放大倍率、投影距离及观看距离有很大的关系,如 果弥散圆的直径小于人眼的鉴别能力,在一定范围内实际影像产生的模糊是不能辨认的。这个不能辨认的弥散圆就称为容许弥散圆(permissible circle of confusion)。 在焦点前后各有一个容许弥散圆,这两个弥散圆之间的距离就叫景深,即:在被摄主体(对焦点)前后,其影像仍然有一段清晰范围的,就是景深。换言之,被摄体 的前后纵深,呈现在底片面的影像模糊度,都在容许弥散圆的限定范围内。 以持照相机拍摄者为基准,从焦点到近处容许弥散圆的的距离叫前景深,从焦点到远方容许弥散圆的距离叫后景深。 景深的计算公式: 景深=(2*弥散圆直径*镜头焦距的平方*光圈值*调焦距离的平方)/(镜头焦距的4次方D弥散圆直径的平方*光圈值的平方*调焦距离的平方) 从公式可以看出,后景深

  前景深。 由景深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景深与镜头使用光圈、镜头焦距、拍摄距离以及对像质的要求(表现为对容许弥散圆的大小)有关。这些主要因素对景深的影响如下(假 定其他的条件都不改变): (1)、镜头光圈: 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镜头焦距 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拍摄距离 距离越远,景深越大;距离越近,景深越小。 在进行拍摄时,调节相机镜头,使距离相机一定距离的景物清晰成像的过程,叫做对焦, 那个景物所在的点,称为对焦点,因为“清晰”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概念,所以,对焦点前(靠近相机)、后一定距离内的景物的成像都可以是清晰的,这个前后范围 的总和,就叫做景深,意思是只要在这个范围之内的景物,都能清楚地拍摄到。 景深的大小,首先与镜头焦距有关。 焦距长的镜头,景深小,焦距短的镜头景深大。 其次,景深与光圈有关,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16的光圈比f11的光圈小),景深就越大;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的光圈大于f5.6)景深就越小。 其次,前景深小于后后景深,也就是说,精确对焦之后,对焦点前面只有很短一点距离内的景物能清晰成像,而对焦点后面很长一段距离内的景物,都是清晰的。 能同时被眼看清楚的空间深度称为眼的成像空间深度,即是景深。 以上传的文章,纯属个人学习!各位看官就当温习一下了!呵呵,班门弄斧了! 数码单反摄影若干基本知识扫盲 前言: ??? 自俺几个月前担任了蜂鸟尼康板块的版主以来,发现很多人经常发贴询问一些大致相同的问题。固然,网友都很热心,会不厌其烦地为其解答,但我总觉得有些问题属于基本常识或经验问题,因此便萌发了将其汇总在一起,统一解答一番的想法。 ??? 当然,这里的所谓基础知识不是那些在任何摄影入门一类的书籍中均可找到的诸如光圈、快门以及景深一类的基本概念,而是大家在使用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目的以实用为主。 ??? 另外,这是给初学者准备的,老鸟知识丰厚,就不用往下看了。 一、相机的画幅 ??? 近来,由于尼康公司推出了FX全画幅数码单反,所以很多问题都围绕着画幅这个概念产生,因此这里首先要解释一下相机画幅的概念。 ??? 简单地说,所谓画幅对于传统的胶片机来说,就是底片(胶片)的大小,对于数码相机来说,就是感光器件的大小。所用胶片越大,画幅也越大。 ??? 我们以前用的传统135胶片单反照相机,用的是35mm底片,其画幅大小为36mm×24mm。由于135相机所用胶片的前身是电影胶片,而电影胶片的宽度(包括上下的齿孔)是35mm,因此也把相机用的这种底片称之为35mm底片。 ??? 除了35mm规格的135画幅之外,还有6×4.5、6×6和6×7的中画幅,以及4×5和8×10的大画幅。具体如图一所示: 图一 ??? 这里罗嗦一句,千万不要从数字上随意判断画幅的大小,比如,千万不要认为4×5的画幅比6×7的画幅小,因为各种画幅的尺寸单位是不一样的。135画幅用的单位是毫米,中画幅用的单位是厘米,而大画幅用的单位是英寸。 ??? 而什么又是全画幅呢?全画幅的概念特指135相机的画幅。因为,我们现在用的数码单反的前身是135胶片单反。如果相机感光器件的尺寸和35mm底片的尺 寸一样或者非常接近,那就是全画幅,也叫做FX画幅。比如尼康的D3和D700。但尼康的数码单反并不是一开始就使用了35mm底片的规格,而是首先推出 了APS-C画幅的单反,这种画幅规格也叫DX画幅,其感光器件的尺寸为24×16mm左右,例如D80、D200和D300等。 图二 ??? 此外,数码单反的阵营里还有奥林帕斯和松下使用4/3规格的画幅,而小数码还有什么2/3英寸、1/2.5英寸、1/1.8英寸等规格等等,很复杂。为更直观地说明,还是借用一副示意图,让大家一目了然地看出全画幅和各种小于全画幅规格之间的关系(如图二)。 二、全画幅镜头和DX画幅镜头 ??? 既然尼康的数码单反出现了两种规格,那么就要研究一下相应的镜头了。 ??? 从大的概念上讲,尼康的135镜头分为全画幅和DX画幅两种镜头。由于过去尼康的135镜头都是用在胶片机上的,所以可以把尼康的老镜头和新的全画幅镜头统统称之为全画幅镜头。 ??? 近年来,为了适应尼康的DX画幅相机,尼康又推出了一些专供D200等使用的DX画幅镜头,如18-200VR/f3.5-5.6和17-55mm/f2.8等。另外,适马和腾龙等副厂也推出了类似规格的镜头。 ??? 因此,当我们目前选择镜头的时候,就经常在全画幅和DX画幅之间犹豫不定了。人们会问: 1. 全画幅镜头用在数码单反相机上会怎么样? ??? 全画幅镜头用数码单反相机上应该说基本上没有问题,即使是用在了全画幅数码单反上,顶多是四周有一些暗角罢了,因为数码相机感光器件的特性方面的原因,对 斜光比较敏感。如果将其用在DX画幅的数码单反上就更不成问题了,因为DX画幅只是用了全画幅镜头中间一部分的像场,而镜头中间的像场往往是分辨率最高的 部分。 2. DX画幅镜头可以用在全画幅数码单反上吗? ??? 由于DX画幅的镜头像场小,所以要想使其成像全部充满全画幅的尺寸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只能用全画幅相机感光器件的中间一部分进行拍照,如果你非要将其作为全画幅镜头使用,那么就是以下这种结果,这时四周就不是暗角,而变成严重的黑圈了: ??? 因此,为了解决DX镜头在FX数码单反上的继续使用问题,D3和D700都使用了剪裁格式,也就是说,当你放上DX镜头时,仅仅使用1200万象素中的大 约500万象素进行成像。其实,这是一种不得已的做法,用起来非常难受。一是心理上别扭,因为拿着高价格买来的高像素相机作为低象素相机使用,你心里能愉 快吗?二是在取景时,只有中间一小块是亮的,视野大为减小,感觉能舒服吗?我只试用了一次就再也不用了。 三、过去的标准镜头和人像镜头用在APS-C相机上之后还是标准镜头和人像镜头吗? ??? 明白了画幅和镜头的概念之后,我们以过去胶片时代经常使用的标准镜头和人像镜头为例,具体讨论一下镜头和画幅的关系。 ??? 我发现很多网友都要为自己的D200或者D80一类的DX相机配一个标准镜头,而且还列举出各种标准镜头带来的好处作为根据。所以我这里先说说标准镜头。 ??? 我们不能单纯从一个镜头的焦距断定它是不是标准镜头。标准镜头中所谓“标准”的意思是,照片上的影像和人眼看到的影像在感觉上基本一致,也就是以人的眼睛作为标准。 ??? 为了说明这种人眼的这种感觉,标准镜头的定义还是取决于相机的画幅。因为人们发现,镜头的焦距和胶片或感光器件的对角线长度接近时,所拍出来的照片就和眼 睛的感觉基本一样。画幅大,对角线就长,反之,就短。具体到135胶片单反相机或者FX全画幅数码单反来说,其对角线mm,所以凡是镜头焦 距在40-60mm之间,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凡是在这个焦段内的镜头都可以看成是标准镜头。 ??? 但如果画幅不是135相机的规格,不是135的全画幅,也就是说底片尺寸或感光器件的尺寸不是36×24mm、或大或小了,那么50mm焦距的镜头当然就 不是标准镜头了。比如,对于4×5画幅的相机来说,因为画幅大了,对角线画幅的相机来说,画幅变 得更大,对角线mm的镜头了。 ??? 同理,尼康的APS-C画幅的相机,如D200或者D300等,其感光器件的尺寸比135胶片或数码单反的FX画幅的尺寸小了许多,对角线短了,这时,如 果你要把135相机的50mm焦距的标准镜头放在上面使用,当然就不算是标准镜头了。因为这时候的实际焦距已经为75mm,或者用通用说法,相当于 75mm,远远大于对角线的尺寸。根据上面所述,这个焦距已经超出了标准镜头焦距范围要在40-60mm内的定义。你用DX画幅相机+50mm镜头取景或 拍出片子时,也会发现和你的眼睛看到的视野不太一样,小了很多。所以不论从定义还是从效果上看,对于DX画幅相机来说,50mm镜头都不能算是标准镜头。 换一句话说,对于APS-C画幅相机来说,你的镜头的焦距乘上1.5的倍率之后,如果在40-60mm之间,就可在APS-C画幅相机上作为标准镜头使 用。 ??? 再说说什么是人像镜头。 ??? 其实对于人像摄影来说,什么镜头都可以拍摄人像,广角可以,标头也可以,中焦可以,长焦也可以,甚至连鱼眼都可以。主要看你要什么样的效果。 ??? 但这里大家通常所说的人像镜头的概念,一般是指在1.5—2米的距离对人物进行拍照时所使用的镜头,考虑的基本上是人物特写或半身的拍摄效果。因为按照一 般的美学观点,人在这个距离内,其五官是最漂亮的,因为这个距离的透视效果使人的鼻子显得比真实的略小而脸又不至于太平。距离过近就会发生变形,鼻子变得 超大,和漫画一样,距离太远立体感就会削弱,并且拍摄时也不好与被照人沟通,不利于调动被拍摄对象。 ??? 对于135相机或FX全画幅数码相机来说,在这个工作距离能很好发挥效果的镜头一般是85-135mm焦距的镜头,所以,凡是在这个焦段内的镜头一般都称为人像镜头。 ??? 85mm焦距的镜头用在135胶片机或者FX全画幅数码单反上是人像头,用在APS-C画幅相机上,乘上了1.5的倍数之后为127.5mm,由于仍然在 85-135mm焦距的范围内,所以还是人像头。只不过你在取景构图时,要想让人物大小在照片一样,使用全画幅相机你可能只需要3米的工作距离,而使用 APS-C画幅相机时,你就需要4.5米的距离了。这种变化对于室外有充足的空间的情况下不太明显,但在室内,比如在家里,你就会觉得将同样85mm镜头 用在APS-C画幅相机上时,可能会感觉“有些耍不开了”(当然,如果你们家的房子很大或者你有很大的摄影棚也行)。 ??? 具体到尼康的人像镜头来说,有两个可以号称人像王的。一个是85mm/f1.4,另外一个就是135mm/f2 DC,而且很多人认为后者更好、更出色,是真正的人像王。但这样认为的人都是把它用在135相机或者全画幅单反上为基础的。如果将其用在APS-C画幅相 机上恐怕就未必了。因为一是工作距离太长,不便操作,在室内更“耍不开”,二是其实际焦距已经变成202.5mm了,远远超出了人像镜头85-135mm 焦距的定义,透视效果打大折扣,所以无法作为人像头使用了。 四、我的照片上出现奇怪的光斑是怎么回事? ??? 有的网友的照片经常出现下面的情况,比如画面中间的两个圆形光斑和下面的一个椭圆形光斑: ??? 这种现象经常在逆光拍摄的情况下出现。但并不是所有人在逆光下拍照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呢?这个问题我也曾解答过很多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往往你的UV镜。要么你的UV镜是低档劣质的,要么你的UV干脆就是假货。 ??? 解决方案是买你能买得起的最好的UV镜,或者干脆不用。我采用的是后面一种方法。 五、我的照片上出现黑斑是怎么回事? ??? 有的朋友经常把这样的照片发上来,并询问到底是怎么回事。是镜头脏了吗? ??? 注意看下图中那个骑马人的左边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圆形黑斑,右边的那个黑点不是,放大观看后证明是一只鸟。 ??? 在同样的位置,即下面的蒙古包的左边还是那个圆形黑斑: ??? 这就是你的CCD或者CMOS上有灰尘了,和镜头上的灰尘无关。你的镜头再有灰尘,也不会反映到照片中的。 ??? 解决方案: ??? 给相机安装上一块刚刚充满电的电池,升起反光板,镜头口朝下,用气吹多吹几次。如果灰尘比较顽固,吹不掉那就拿到尼康维修部去清理吧,据说保修期内免费。我的做法是,用镜头笔轻轻点一下灰尘,立马见效,但很多网友认为有危险,所以我不推荐自己的做法。 六、感光器件上进灰的特点 ??? 你如何断定那就是CCD或者CMOS上的灰尘呢?因为它的特点非常显著,即光圈越小越明显,而且位置一样。 ??? 这是在光圈f13的情况下,注意右下角: ??? 这是在光圈f19的情况下,还是注意右下角: ??? 这是在光圈f32的情况下,还是注意右下角: ??? 可见,随着光圈的缩小,灰尘越来越清晰,后来连形状都看出来了,而且位置固定。 七、更换镜头的时注意事项 ??? CCD或者CMOS上进灰十有八九是在你更换镜头时进去的,因此正确的镜头更换方法就显得十分必要。 ??? 我的做法是,找一个背对风的方向站着(当然最好是在室内),关闭相机电源,镜头朝下地取下机身的镜头,迅速更换另外一个镜头。注意,一定要随身带上一个气 吹,打开待更换的镜头后盖后,首先要仔细看看镜头后组上有没有灰尘,如有,一定要吹干净,然后才能安装到机身上。另外,平时即使不用镜头后盖也不要随便一 扔,因为后盖里面如果有灰尘,以后使用时就会带到镜头后组上,最后转移到相机的感光器件上。 八、我没有更换过镜头,感光器件上怎么也会进灰? ??? 这好像道理上有些说不通,但这种现象是非常可能出现的。以我的亲身经验为例,开始我的D200只买了一个镜头,即18-200VR,并且从来没有将其从机 身上取下来,但用着用着就发现CCD上有灰尘了。因为这种灰尘是从相机内部来的。可能是从你镜头、镜头上的光圈、机身的快门等机械构造上掉下来的一些微型 碎屑。 ??? 这里说一句题外话,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小DC,尽管不能更换镜头,例如佳能的G7,但最后里面的CCD上也会出现灰尘的原因。 九、我在取景时看到里面有一个或几个黑点怎么办? ??? 一般来说,那是反光板上沾上灰尘了。如何解决呢?和清理CCD或者CMOS一样,用气吹吹一下,如果仍然吹不掉,就那样好了,反正也不影响成像。千万不要试图自己动手擦拭反光板,因为将反光板擦坏或者擦花的案例屡见不鲜。 十、我的镜头的镜片之间居然有一粒灰尘是怎么一回事? ??? 这种情况主要是出现在变焦镜头上,尤其是大变焦比式的伸缩的镜头,比如18-200VR或者70-300VR(小竹炮一类的一般不会发生,因为变焦时镜身 的长度不变)。因为当你的广角变成长焦时,将镜头拉出来,收起相机或镜头时,又要拉回来将其缩短,反复拉动就把灰尘吸进去了。用行话就叫做负压作用或者风 箱效应。 ??? 解决方案:不影响成像,不用理会,或者送去维修部清理。 ??? 我的18-200VR里面就曾严重进灰,因为经常拿着那个镜头在冬天风大的天气出去爬山拍照摄影知识。但我发现,镜头最前面的一片很容易取下,因此自己动手清理了几次,没有把握者不要这样做,因此也不推荐。 ??? 这种解释同样适用于长变焦比的小DC。 ??? 小窍门:为了减少这种镜头的进灰现象发生,平时要多注意清洁镜头。但注意,我让你清洁镜头不是让你擦前面的镜片,而是要将镜身拉出来,将镜筒上的几个伸缩部位上的灰尘擦干净,这样就可大大避免将镜头缩回时把上面的灰尘吸的里面去了。 十一、我的镜头在对焦时,里面会发生“咔咔”的声音是正常的吗? ???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防抖镜头,即VR镜头之上。这是防抖功能启用的结果,属于正常现象,如果没有这种声音反倒是镜头有问题了。不信,你就把镜头上的防抖开关关上,这种声音就没有了。 十二、为什么我的60mm或105mm微距镜头有时候达不到最大f2.8的光圈? 十三、如何直接查看论坛图片里的拍摄信息? ??? 注意:这里说的是直接查看,也就是说不用将图片下载或者另存到电脑上,而直接查看。 ??? 每张数字照片都有一个隐藏在画面之外的Exif信息,目前使用的最新版本是2.2 版,这也是数码相机经常在规格中所说的支持Exif2.2意思。并不是所有图象格式都能保存Exif信息的,比如BMP的图片就不行。但RAW文件、 JPG文件和TIF文件都支持。网页上的照片一般都是JPG格式的,所以,除非在后期处理中操作失误或有意将里面的Exif信息删除,否则都可以通过特定 工具查看。 ??? 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我自己必装的一个名叫Exifshow的小工具 点击此处能找到N多下载地址下载。 ??? 这是一个汉化版本,安装之后,重新启动你的浏览器就可以使用了。当你想查看某张照片的Exif信息时,不必将其另存到硬盘,可直接用右键点击想查看的照 片,然后就会弹出一个窗口。如果提示“该图片没有EXIF信息”,就没有办法了,说明上图的人没有保留该信息。否则会出现类似下面这样的窗口: ??? 我的贴子中的照片都在下面的标有机型、镜头、光圈、快门、ISO、拍摄日期等信息。但如何知道是相机直接出片,还是NX后期调整导出的JPG片呢?通过这个工具也可大致判断出来。 ??? 我们仔细看看图1和图2中的前三行:相机厂商、相机型号、软件。我们来比较一下第三行“软件”后面的内容。 ??? 如果这行的内容为“Ver.1.00”,如图1所示,则意味着是相机直接出的JPG片,这里的1.00实际上是相机的固件版本编号。如果这行的内容为 “Capture NX 1.0.1 W”,如图2所示,则意味着是后期通过NX软件对RAW格式文件进行调整之后导出的JPG片。 ??? 再举两个例子: ??? 如果显示的是“Nikon Capture Editor 4.4.0 W”则说明该图片是通过NC调整之后导出的JPG,比如我的一些用D200拍摄的片子。 ??? 如果显示的是“SILKYPIX(R) Developer Studio Version 3”则说明该图片是通过Silkypix 软件调整之后导出的JPG,比如我的一些用LX2拍摄的片子。 一、构图的来历 构图的名称,来源于西方的美术,其中有一门课程在西方绘画中,叫做构图学。 构图这个名称在我国国画画论中,不叫构图,而叫布局,或叫经营位置。也就是说,摄影构图是从美术的构图转化而来,我们也可以简单的称它为取景。 不论是国画中的布局,还是摄影中的取景,都只涉及到构图的部分内容,并不能包括构图的全部含义。因此,统一用构图这个称呼是较科学准确的。 研究构图的目的是什么?就是研究在一个平面上处理好三维空间——高、宽、深之间的关系,以突出主题,增强艺术的感染力。构图处理是否得当,是否新颖,是否简洁,对于摄影艺术作品的成败关系很大。 从实际而言,一副成功的摄影艺术作品,首先是构图的成功。成功的构图能使作品内容顺理成章,主次分明,主题突出,赏心悦目。反之,就会影响作品的效果,没有章法,缺乏层次,整副作品不知所云。 二、构图的原则: 构图的基本原则讲究的是: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 1、关于均衡与对称 均衡与对称是构图的基础,主要作用是使画面具有稳定性。均衡与对称本不是一个概念,但两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稳定。稳定感是人类在长期观察自然中形成 的一种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因此,凡符合这种审美观念的造型艺术才能产生美感,违背这个原则的,看起来就不舒服。均衡与对称都不是平均,它是一种合乎逻辑 的比例关系。平均虽是稳定的,但缺少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美感,所以构图最忌讳的就是平均分配画面。对称的稳定感特别强,对称能使画面有庄严,肃穆,和谐 的感觉。比如,我国古代的建筑就是对称的典范,但对称与均衡比较而言,均衡的变化比对称要大得多。因此,对称虽是构图的重要原则,但在实际运用中机会比较 少,运用多了就有千篇一律的感觉。 在构图中最讲究的是“品”字形和三七律。品字形构图和三七律构图的方式常被人们称为黄金构图法,也有叫做为永衡的三角构图法,这些都是指均衡而言。 什么是“品”字形构图?就是在画面上同时出现三个物体的时候,不能把它们等距离放在一条线上,而应使其呈现三角形状,像个品字。只要留意,这种三角在自 然界中是无处不在的。大山就是由无数的三角形构成,上下交错,井然有序,犹如一个巨大的品字状或三角形,具有强烈的排列韵味。 什么是 “三七律”构图?就是画面的比例分配三七开。若是竖画面,上面占三分,下面占七分,或上面占七分,下面占三分;若是横构图画面,右面占三分,左面占七分, 或是右面占七分,左面占三分。在中国画界中这种三七开构图的布局被称为是最佳的构图布局比例关系。所谓最佳,并不是单一,或唯一,在特殊情况下,根据题材 的需要,也是可以打破的,二八律或四六律也可以使用。本来艺术就讲究的是有法而无定法。总之,就是为了整个画面而考虑,去应用。 对于摄影师而言。如能把均衡与对比运用自如了,也就算掌握了摄影构图的基本要领了。 2、关于对比 对比的巧妙,不仅能增强艺术感染力,更能鲜明的反映和升华主题。 对比构图,是为了突出主题强化主题,对比有各种各样,千变万化,但是把它们同类相并,可以得出: 一是形状的对比。如:大和小,高和矮,老和少,胖和瘦,粗和细。 二是色彩的对比。如:深与浅,冷与暖,明与暗,黑与白。 三是灰与灰的对比。如:深与浅,明与暗等。 在一副作品中,可以运用单一的对比,也可同时运用各种对比,对比的方法是比较容易掌握的,但要注意不能死搬硬套,牵强附会,更不能喧宾夺主。 3、关于视点 视点构图,是为了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的中心点上。视点是透视学上的名称,也叫灭点。 要把视点说清楚,还得从视平线,地平线,水平线这三条线上说起。视平线就是与眼睛平行的一条线。我们站在任何一个地方向远方望去,在天地相结或水天相连 的地方有一条明显的线,这条线正好与眼睛平行,这就是视平线。这条线随眼睛的高低而变化,人站的高,这条线随着升高,看的也就越远,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 楼就是这个道理。反之,人站的低,视平线也就低看到的地方也就近了,小了。 按照透视学的原理,在视平线以上的物体,如:高山,建筑 等,近高远低,近大远小;在视平线以下的物体,如:大地、海洋、道路等,近低远高,近宽远窄,向上伸延左右两侧的物体。这样,以人的眼睛所视方向为轴心, 上下左右向着一个方向伸延,最后聚集在一起,集中到一点,消失在视平线上,这就是视点的由来。 照相机的镜头就是根据人的眼睛和透视学 的原理设计的。光圈好比人眼的瞳孔。瞳孔随着光线的明暗收缩或放大,所以用照相机拍出的东西和人眼看到的东西基本上是一致的。在某种意义上讲,用照相机拍 出的东西比人眼看到的更为准确。有时用人眼看时,感觉不到相差的距离,似乎是在一个平面上,但拍成片子后远一点的物体就显的小了许多,这是因为透视所起的 作用。 当我们知道了透视的原理,就可以充分发挥透视的作用了。如果想把物体拍大,只要将拍摄物体靠近相机;如果想把两面拍的大一些,使画面显的辽阔,就要把拍摄位置选择在高处,用俯角拍摄,就会得到满意的结果;如果想把物体拍出立体感,可以把拍摄角度选择在物体的侧面。 视点的作用是把人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的一个点上。这个点应是画面的主题所在,但它的位置不是固定的。根据主体的需要,可以放在画面的上下左右任何一点上,不论放在何处,周围物体的延伸线都要向这个点集中。 如果一个画面中出现了两个视点,画面就分散了,作为观众就不知摄影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在何处了。画面上只能有一个视点,这是摄影与绘画在构图上的最根本的区别。绘画讲的是散点透视,而摄影只能有一点,不然摄影的构图和画面就会乱。 在摄影作品中出现两个视点,大致有下列情况;一是把高大的物件放在画面中央,由于透视的关系,延伸线向着相反的方向延伸,造成了画面的分割;二是想在一 个画面上表现多种活动,形成了多个中心;三是在选择前景时没有留意物体延伸线的方向,不是相呼应,而是背道而驰,这在视觉上也会形成画面的分割感。 三、构图的特殊性 摄影构图的特殊性,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分为两步;一是选择角度拍摄,二是照片的剪裁。 摄影构图的这种特殊原因是由于相机的局限造成的,照相机的种类虽然多种多样,就构图方式而言,只有两种,一是长方形,二是正方形。 对于取景而言长方形的构图优越性大一点,较好处理,而正方形的构图拍出的照中不分横竖,想拍横构图或竖构图的画面不剪裁是办不到的。就是长方形构图的相 机,由于在拍摄时受到环境条件的制约,也难免会在构图时把不必要的物体摄入镜头,影响画面的美观。要去掉这些东西,同样得通过照片的剪裁才能办到。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知道了摄影构图的特殊性,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在按快门之前先把构图确定好,是拍竖画面还是横画面,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拍摄时 就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表现的主题上。如果照片拍出后个人认为有那么一点在构图上的不满意,便可以通过剪裁使画面更为满意,但在拍之前还是要做到多练, 多拍,这样便会在心中有了一定的基础,无论做什么事,都能熟能生巧。 懂了构图的原理,并不等于能拍出优秀的摄影作品,熟练了构图后又 不是一蹴而就的,更需要下苦功练习最后才能得心应手。不管用什么办法练习,只要持之以恒,练得久了,就会在脑子里留下各种各样的构图。当你置身现场拍摄 时,相应的构图就会自动跳出来供你选择,这就是多练的结果。除了自己多做练习之外,还要多看别人的作品,特别是优秀的作品。不论是绘画作品还是摄影作品, 多看别人的构图,琢磨别人的构图构想,还可以多看电影,电视,MTV等,都是一种直接的借鉴。 古人云,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构图的基本原理就是规矩,也就是均衡与对称,对比和视点这三条。但由于摄影者的艺术修养不同,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是变化不一的。客观法则是不能违背的,但懂得法则的人却不会被法则所束缚。书法家林散之就说过: 守墨方知白可贵,能繁始悟简之真。 应从有法求无法,更向今人证古人。 这里讲的应从有法求无法,就是不能墨守成规,要有创新意识,不要受条条框框的束缚,打破约束,张扬摄影创作的艺术风格。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同风格,不同张力的表现自我,表现艺术风格,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摄影虽然才走过不到两百年时间,但摄影构图的理念却经历了多次更新。 由于时代的变化造成人们审美观的改变,现代摄影构图虽未颠覆抛弃传统构图原则,但也悄悄发生了很大改变。 ? 构图大解放——向绘画学习构图 有些画家看不起摄影家,觉得摄影是浮浅的活儿。一按快门,几秒钟就出来的作品怎么算艺术?也有摄影师看不起画家,感觉画家画来画去都不是真实反映,与生活离太远。 无论谁看不起谁,绘画与摄影在很多方面却难舍难分,绘画艺术是古老的视觉文化,摄影是一门 年轻艺术,它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虽然它们是完全不同的艺术门类,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不能用绘画的标准衡量摄影,但可以从绘画艺术中找到很多艺术手 段,应用于摄影上,尤其是摄影构图上。 ?向绘画学习构图的原因 摄影和绘画都是读者用眼睛直接看具体形象的艺术形式。 摄影与绘画都用二维平面展示艺术形象。最重要的是摄影和绘画的造型元素是—致的,都是用色、线、形等形式要素将表现的事物凝固起来展示观众。绘画发展几千年,已积累很多视觉艺术的经验,这些经验有的也适用于摄影艺术。 此画面与绘画中的“近景亮,远景暗”的原理相通 ? 画面对称与不对称原理 ?绘画中,画家会时刻注意画面的对称与不对称。一般说,对称性构图用以表现稳定和静止。 ?对称是中国传统绘画不可忽略的构图原则,包括画面左右对称、上下对称、色彩平均等。对称性构图可以使画面构成平稳、安宁、和谐、庄重,运用到摄影中也是如此。 ?对称摄影作品: 在现实生活当中,对称的事物很多,如人、动植物的身体结构往往也是对称的。对称式的构图会使画面安静、平稳,但也会造成呆板的视觉效果。 不对称摄影作品: 不对称构图,往往表现为左右力量不等,高低不等,色彩比值不等,以及面积大小不等。这种不均衡画面,会让画面产生不安、头重脚轻、紧张,或有些极度不均衡的画面会导致观者心里紧张,甚至厌恶感。 TIPS:对称与不对称构图的优缺: 不对称构图,会产生不稳定感,让画面气氛紧张,或重心偏移,使观者产生不安和急迫感。 对称构图,比较符合传统审美,画面安定,视觉心理舒服,但也会造成画面平淡和普通。 黄金分割定律 1. 黄金分割概念解释 黄金分割是一个数学比例关系。它是古希腊数学家在进行线段分割中,发现的一条具有美地价值 规律。它将一段直线分成长短两段,使小段与大段之比等于大段与全段之比,比值1∶1.618 。这种比例从古希腊至19 世纪一直被认为是最佳比例。它被欧洲中世纪的建筑师和画家,以及古典派雕塑家广泛应用于其作品中,认为是最合适的比例分割,在造型上具有审美价值。 黄金分割被运用到西方绘画中,一般是指将画面边线平均分成三等份,将相对的分割点相连,画 面中的连线都是黄金分割线,线的交叉点就是黄金分割点,画面主体一般放置在黄金分割点处,黄金分割比例为1∶1.618 ,接近四六开。中国传统绘画也有类似黄金分割的论述,在中国的《画论》中叫做“三七停”,即把画面横竖各分成10 份,取3∶7的点,基本上也处于黄金分割线位置,主体可以处于黄金分割线的任意一点上。中国画中常讲的“井”字构图就是例证。 黄金分割定律,其实是很多艺术门类通用的规则。此图中猴子正好放置于画面黄金分割点处,画面虽然显得比例均匀,但亦有几分死板。 画面中的白塔,恰好位于画面中的黄金分割点,此时白塔格外引人注目,而且画面稳定。 2. 优缺点分析 用黄金分割法构图,总体讲是一种安全的构图方式,尤其对初学者来说,将画面中心放置于黄金分割点上,就不会产生画面严重失衡的危险。但是黄金分割模式同样有呆板的缺陷。因为过于平衡和安全,会让画面失去活力和创造力。所以如何使用规则,并打破规则是我们一直努力的方向。 3. 经验总结 黄金分割是人们习惯的形式法则,一般情况下,人们常以此进行构图,但客观事物是有丰富变化的,创作意图也是各不相同,黄金分割不应成为拘泥大家创作的规律,大家应努力以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摄影创作。 绘画中的留白 1. 概念解释 国画中的留白是一种构图艺术,在图中某些地方需要留出空白,不能用颜色填满整张图,以增加图画整体美观和意境。 在摄影中,将国画中的留白概念引入,同样适用。但这种留白概念在摄影中其实相当于“做减法”。因为摄影艺术在意境中与绘画是共通的。不能老是把画面堆砌得满满的,留下一些空白,留下一些联想,这也是摄影中追求意境的一种有效的手法。 2. 优缺点分析 我们拍摄风景时,时常会留很多空白,而非将所有景物都框在取景框里。留出的空白不仅让画面显得大气,而且更让画面具有感染力和联想力。 在拍摄时,要把握好主体对象的位置。因内容少,空间大,主置就显得举足轻重。放得不理想,会影响整张画面的效果。 意境(言外之意与言内之意) 绘画中,意境是非常重要的。绘画时常使用简单的视觉形象来象征一种寓意和心情。而这种意境的使用,摄影中也非常适用。特别是在东方,传统的文化一直以含蓄为特征,寄情于景。所以摄影中,很多摄影爱好者也喜爱寄情于照片中。 一支梅花横挑画面,寓意纯洁,又显孤芳自赏。 而此图的两个弯枝飘摇在沙漠中,显得孤独,但又坚挺和刚强。 从完整性构图到非完整性构图 ??????????????????????????????????????????????????????? 摄影:马烈 过去,人们都习惯在画面上把一切东西都表现出来,追求完整。被拍摄事物要尽可能清楚,面面 俱到。所以传统的摄影尤其是人物摄影,基本上都是:被摄者发型、五官、饰物、着装一览无余;构图上多数都是拍摄人物完整正面或3/4 的侧面。不过,这种完整性构图时常被打破,大量有个性的不完整构图作品出现,使我们突然发现不完整构图的影像更具有魅力,完整构图并非是不容破坏的定律, 传统观念需要转变。 TIPS:这种半张脸的构图方法还应用于以下的条件:被摄对象是斜视或一只眼睛是盲的。这不失为一种巧妙的解决之道。 ? 不完整构图之优势一——“扬长避短” “扬长避短”在摄影中其实就是通过取景来进行取舍。此画面中的男士,其实整体的画面效果并 非最理想,但进行不完整构图时,他那原本比较平淡的肖相,突然产生巨大的魅力。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仔细观察被摄者的面庞,选择你认为最能表达她/他的精 神的那一侧来拍摄,这就是“扬长避短”。 不完整构图之优势二——实现对观者的“心理号召” ?一张摄影作品,若是某个部分突然消失,必然会对观者的视觉心理产生召唤。我们会千万百计凭借经验去补充那些缺欠的部分,根据部分去猜测整体。此图中的女性左半边脸的缺失,并没有破坏画面,相反它的不完整,正好唤醒人们的视觉记忆和想象力。 不完整构图优势之三——选择重点 ?拍一张照片如同写篇文章,要主题突出,中心明确,观点独到。这样的文章不仅吸引读者,还能引起思考和共鸣,如果是 “流水账”只会让人觉得乏味。所以,拍照需要进行取舍。将自己最想表现的部分提炼、拍摄,将另一半不需要的部分剔除,这些就能取得一幅更具有个性,更加夺 人眼球、与众不同的影像。 此图中舞蹈演员的拍摄采用非完整性构图,目的是突出演员的双眼,来强调她的精神世界。若是不通过蓝丝巾遮挡,那么人物的眼睛将不再成为主体,而重点将移位。 ? ?不完整构图优势之四——将形象引到画面以外 不完整构图同时还能显示出一种开放性,它将形象引伸到画面以外,它迫使我们从画面走向更广阔的想象世界甚至现实生活,这时候你会发现原来的封闭世界已经被打破。 经验总结: 不完整构图的召唤性满足了我们辐射想象的心理需求,它的挑战性又满足了我们寻求视觉的心理需求。因此这样的艺术作品,往往会产生更良久的艺术魅力。 构图大解放——从封闭式构图到开放式构图的转变 ????????? 穆卡西——非洲男孩,1931 摄影表现方式的进步,以及观众对画面审美思维的转变,使得摄影构图方式不再局限于封闭式构图,人们对画面的审美思维逐渐向开放式思维转变。封闭式构图造成的“画幅局限”也由于开放式构图,得以突破,这对摄影构图学来说是一个重大进步。 概念提示 开放式构图在安排画面上的形象元素时,着重于向画面外部的冲击力,强调画面内外的联系。在表现形式上,常常是画面上的人物视线和行为以及他们的落点都在画面之外,这就暗示了他们与画面外的某些事物有着呼应和联系。正是因为这种因素,才导致人们对画面的联想和想象。 杜瓦诺——巴黎,1969 杜瓦诺——巴黎,1957 ? 开放式构图的特点: ??????? 1. 均衡与严谨不再成为画面的主导,而原来画面内的形像元素也不再要求完整,那些有意排斥更能完整地说明画面的表达可以被提倡,观众透过那些不确定因素,来获得更大的想像空间。 2.有意使画面的四个角中的内容都变得不完整,尤其是部分近景、特写,都对其进行大胆切割,被裁掉部分就自然成为悬念。 3.画面的构图上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似乎是随时随地没有准备的一次快门,画面会显得杂乱 无章,但具有现场真实感。对于这样随意性很大的画面,观众对画面中呈现的内容会产生信任感,虽然不精美但更真实,所以开放式构图适合于表现动作、情节、生 活场景为主题村内容,尤其在新闻摄影、纪实摄影中更能发挥其长处。 ? 封闭式构图的摄影作品要有完整性、均衡性,而且所表现的内容只限于画面之内。 布列松——巴黎,1969 布列松——东德,柏林墙,1962 ? 开放式构图之适用摄影体裁 开放式构图与封闭式构图相反,在画面中并非展现一个相对完整的信息,而是某些元素或是被切割掉一部分,也或者 有完整形象,但其运动状态或某种指向有向画外发展的趋势,让人产生对画外的联想,就是说画里画外发生了某种微妙联系,人们看到的不止是作品方寸画面,而是 头脑产生更大更广的画面。可以说,封闭式构图注重的是画内完整表达,而开放式构图则是在画内增添了无形的画外信息。这种构图观念很适合用于人文纪实类的题 材,或一些带有故事情节和现场感生活小品等。因为它有很大的随意性,拍摄思维可以放得更开更广,这是一种打破常规打破均衡的构图方式,往往可以得到耐人寻 味的效果。 TIPS:摄影本质就是有创造性地“记录”,如何推陈出新,突破旧有传统构图模式,以期达到较强视觉冲击力,进而增强画面带给读者的感染力,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探讨,而开放式的构图方式,为我们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构图大解放——用光来摄影 光在摄影中的作用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呢?问到这个问题时,似乎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用光的技 术,在很多摄影教材中,绝大部分涉及的也就是如何获得准确曝光量这样技术性的问题。实际上,这里要强调的是运用光线作为一种创造性手段,如何来构图画面, 使画面获得在普通视觉下难以获得的一种画面。这种画面往往也只有通过镜头才能表现出来。 用光来突出重点是摄影构图学中的重点: 人们的视觉生理注定人们永远会首先关注到画面中的最亮区域。 ???????????????????????????????????????????????????????????? 摄影:Alfanso 暗影里有什么?我们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人大踏步闯入亮处?我们不知道。你可以给这幅照片作出多种解释,或许它只是人类生存状况的一种写照。生活是不可思议的,我们当中有些人只作为观察者,而有些人却勇往直前。 ?????????????? 摄影:Alfanso ???????????????? 摄影:Alfanso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一看取景器,就要先看光线ayx爱游戏,观察光线的效果和体验光线的性质。我们可以通过光来突出重点内容,也可以通过光影,直接表现艺术感。光在摄影中,可以是要表现的主体,也可以是辅助内容,更是艺术画面必不可少的元素。 光是摄影中的主题内容,亦是摄影构图学的主体 有一种摄影,直接就是用光作画。其实就是将相机设置成慢门,用长时间曝光,来表现光留下的轨迹。此时,光在画面中所形成的形体(曲线)就是画面的主体内容,而如何创造光的曲线,成为摄影的重点。 下面两张摄影作品中,摄影师David Gross 用长时间曝光,并且用光桧笔在模特身体周围进行描绘,经过长时间的曝光后,光被镜头凝固成一个光带。 运用特殊的光影,也会创造出神秘的画面 ?一般说,选择合适角度,利用光的透射,以点测光确定曝光值。光线方向决定了画面“表现”,它决定了高光和阴影的分布。 例图的两幅作品,摄影师用点测光方式决定曝光。虽然牺牲了画面暗部细节,却巧妙地将观看者目光集中到窗户和窗下墙壁的投影上,而这正是本作品主题所在。另外由于摄影师用点测光方式决定曝光,使窗户和投影的曝光非常准确,层次分明,而光线在墙上的投影也曾加了作品了立体感。 ? 本作品中,摄影师用长焦镜头拍摄羊群,虽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羊的神态,但画面却比较平淡并且略显杂乱。 同 样是拍摄羊群的作品。这里摄影师改用广角镜头拍摄,将羊群在阳光下投在路上的影子纳入画面,使画面顿时生动起来。拉长的影子使画面有了空间感,而且由于广 角的运用,朝镜头方向发散分布的影子也从视觉上加强了羊群中羊的数目让人觉得羊很多。另外影子也强调了羊群的方向性,使画面富有动感。可见将光影融入画 面,作为画面的因素,会取得意向不到的效果。 点测光:(Spot metering ) 拍摄光影时,较理想的测光模式为点测光。 点测光的测光范围是取景器画面中央占整个画面约2%~3% 面积。点测光基本上不受测光区域外其他景物亮度的影响,因此,可以方便地使用点测光对被摄体或背景的各个区域进行检测。 点测光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度。但不管怎样,一定要记住,要想实现准确曝光,测光对象应该适合18% 灰的要求。 TIPS:点测光模式 摄影师用点测光方式拍摄了这幅作品,使亮部的墙面细节得到很好的表现,而四周暗部由于曝光不足形成很浓的阴影。摄影师巧妙运用这些阴影进行框架式构图,把观看者注意力集中到画面主题上。 和前面一幅作品一样,摄影师用点测光拍摄了这张照片,两道阴影中的倾斜的古老木门,使画面意味深长。 ? 上传完毕?? 共同学习 ——构图&曝光——边学边分享 11年08月20日更新 我觉得看这个需要给点耐心! 入门者我觉得还是有点价值的,高手请路过!! 记得我刚学习摄影构图的时候,看了好多的书店,真的没有找到几本合适自己的书,不知是作者保守还是我的悟性不够!总之花了很多时间的学习和摸索! 在多个摄影名网的各位大湿中学习到了很多,要感谢的人太多,包括D7000版主们、好友们。 最终!!当然不是最终(学习的时间还很长呢!) 才慢慢的明白了,原来摄影和构图就是学习绘画及平面设计时的基础内容,包括颜色的搭配等,如果不是学习设计及绘图的朋友可能会头疼些!! 摄影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要让这门技术当饭吃的话,需要更多的努力及不邂的追求完美,而我哈哈,还好只是疯狂的爱好!! 现在我把我自己的一些所知 用设计软件图文了一下,分享给一些感觉有用的朋友,希望能够对一些朋友有一点点帮助! 拍砖可以让人进步,欢迎拍砖!! ? 点构图 因我作品太少,借用一些好友的PP,作解释!有有问题,请通知!!谅解! ? 线拍 稼版作品 ? 面构图 身高3.6米作品 ? 2011年5月12日更新! ? 留白 很多时候我们在做设计的过程中留白是为了留下想象空间,突出视觉效果 但是很多客人要求设计师将画面填满它,只有满他们才会觉得划算,充实。。 很多人甚至觉得上面东西没有主次的分别,什么都想要,什么都重要,好几年前我也这样。 其实:留白让画面的更有结构,更有层次,更有视觉效果。。。。。。 在设计中叫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留白可以让人带来心理上的放松,也可以带来紧张与节奏, 还能够展示作品的活力! 试想如果一整幅画面中排得满满的,没有一点点空隙,就根本谈不上韵律, 更没美感可言了。 为了让画面生动起来,最经常使用的方式,也比较容易操作的方式就是留白! ?? ? 婴版作品 ? 这是宾得论坛一位摄友的作品,忘记名字了。 对应 在拍照时对于初学者由于不懂得构图的关系,MT做动作时,没有对应关系,拍、拍、再拍,尼康的机机这么多快门,反正也不用担心!其实事情如果没有因果关系,照片也顶多就是好看,说不出所以然。 一个没有故事,构图不好的照片就像是没有味道的菜一样平淡,而且没有美感,让人不会再想去好好品尝。 所以一定要有原因!是什么让对象着急了、是什么让对象开心了、是什么让对象不爽了………… 哈哈,这需要去思考,去发现、去记录、去总结、去分析…… 这片是美国时尚家居杂志截图的! 这片是美国时尚杂志截图的! 这幅忘记在什么地方的照片了,当时觉得很好,就私藏了。 ? 关于曝光和测光年6月20日更新 要正常得到曝光,首先要先正确的测光。因为相机的曝光一般以 18%的灰作为主计算标准,若想得到最合适的曝光,就一定要想办法找到目标中的中灰(18%灰),这样就获得的画面曝光才能反映出正常的色彩。很多时候摄 影师拍人像的时候,在光线正常的情况下,用自己的手背先测好光,当然如果精细些就带上18%的灰卡纸测光最为准确,然后再对焦,拍摄。 我觉得曝光和对焦应该分开来,这样就不至于让人头疼色彩不对了。 拍单人时通常我用 仅AE锁定 拍小品时AE/AF?? 说明书232 拍复杂的对象用AE锁定(保持) 说明书 232页 我最常用的是AE锁定(保持)说明书第232页 以上是自己所学的,不知合理不合理,供参考哈 例如: 拍日出或日落,以太阳旁边的云来测光 拍剪影,以最白的云为测光 拍蓝天和草地,以阴影过度区测光 拍人像,以人的脸来测光(如果黑人或非常白的人,可以让自己的手背测光,锁定曝光后,再对焦拍摄) 拍静物……………… 总之把颜色的对象转换成黑白的后,是18%中灰的对象是测光最准的一种方法。自己去思考一下哈!!你懂的 ? 2011年8月20日更新 关于“成长”烦恼 对于这个话题,我刚开始玩单反的时候,不懂什么是好镜头,什么是理想镜头,什么是我想要的镜头,而且所有的关于镜头的参数更不清楚(关于参数就不说了,百度就有)。 以下主要说一下自己想说的。 1、当初步学习摄影的时候,我们通常用套机,然后加入的ZOL这个群,开始慢慢的了解了一些高手用套机拍出的好作品,知道了套机的最佳光圈,及什么是ISO,什么是曝光,什么是快门速度……(不断的查看说明书)但不线、你觉得自己真的喜欢摄影,你会想着去书店购一本书,然后你在网上找关于好书的推荐《DSLR从入门到精通》这类的书,或者高人指点的《纽约摄影 学院》那套书,也有可能下载电子版的,电子版的你只会当时查看,过后就不再想起了,虽然你时常强自去看,但看不进去ayx爱游戏,为什么,因为对着电脑你不会安静的, 最好还是花个便宜的UV镜的钱购一套吧,这书不会后悔的,人睡觉前是最平静的,所以在睡前小看一下,会非常有用!这是我的建议。 3、书也看过了,基本的知识也懂了,但拍照的水平为什么升不起来呢(这时可能是半年过去了)于是你开始问一些人,他们回答给你的就是我上面说的。其 实半年来你真正去拍照的时候非常少,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其实是你拍得太少,思考的太少了,这是关键,所以如果你入了半年时间,你现在要做的就是多拍照,多思 考!再过了3个月,你得知有“无忌”和“蜂鸟”这两个论坛,你如果对人像感兴趣,你去了人像论坛,对一些真正的高手,老泡菜的作品毒得体无完肤,于是你开 始睡不着,觉得自己的设备是不是不好,拍不好的主要原因,于是你真的发现自己的器材比别人的要差,特别是镜头(功底怎么样,你当时一定不会考虑这么多), 你3更半夜的查看着这些论坛,希望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主题,想拍的主题,是拍风景?是拍人像?是拍小品?是拍商业空间?等等,你开始找自己觉得自己喜欢的 题材,就这样过去了一年半时间,或只有一年时间。 4、终于你知道自己喜欢拍人像,拍老婆、拍孩子、扫街…… 于是你知道了人像要用大光圈,要色彩好,要背景要虚化奶油,主体要清晰,立体感要强,被大光圈变焦或定焦毒害,于是你用了自己的血本购入了大光圈的一些头 50 1.4G? 85 1.4D? 17-55 100%查看 缩小查看? 终于满足了你当时的“成就感,于是你全心全意的工作,希望赚多些钱上理想中的大三元或 35 1.4G 之类的真正牛头,或准备换全画幅…… 5、再过了2-3年 你的一些作品回头查看的时候,有些许的成就感,但拍照的次数却越来越来,随着你的年龄上升,你的收入也开始上升,花了自己的所有私钱,或向朋友小借一点, 购入了全幅及大三元,摄影背包、脚架、闪光灯、CPL…… 。由于是人生高锋期你有家庭也有事业,拍照成了一种负担!放在家里生怕长霉,有空会出去拍。因为你的进步,拍的作品被某某认可了,自豪感强烈你可能会选择 这个自认为光鲜的事业,摄影工作室,如果真正的喜欢是不错的,最起码也够吃够喝够的。 6、如果不是因为喜欢而又把自己存的钱都花光了(有米的器材党另当别论),技术又没有突破,那30岁基本已经决定人的去处了,(如果老婆又没有取到的话,更是杯具)醒悟得早的线折的钱从新开始新的规划。如果不舍,只好忍受着! 先写这么多,我也是瞎说的。 有空有想法会更新。 部分摄影知识详解 胶片/感光传感器 ?? 胶片的主要参数是指胶片的感光度,用ISO值来标示(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简称)。ISO值越大,胶片/感光传感器的感光度越高,越容易暴光。 光圈 ?? 相机镜头内 有一组重叠的金属叶片,其所围成的孔径大小和开放的时间决定了一次成相的暴光量,也产生了相机的光圈和速度。 在暴光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光圈越大,那么胶片的暴光量就越大。用f/数值来表示。一般相机的光圈值有f/1.4、f/2、f/2.8、f/4、f /5.6、f/8、f/11、f/16、f/22,光圈值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也会相应的加倍或减半。 快门 ?? 当然主要是指快门速度。上面已经提到了,有金属叶片的开放时间来决定。现在很多相机的快门速度都由相机自身的电脑片 控制。在传统相机或一些半专业以上级的相机中,相机的快门速度仍需手动,主要包括以下,由慢而快,1、1/2、1/4、1/8、1/15、1/30、1 /60、1/125、1/250、1/500、1/1000秒,在一些更专业的相机中,还有比这些更长或更短的快门速度设置。同样的,快门速度每向上或向 下跳一格,暴光量加倍或减半。 光圈和快门的关系 ?? 光圈开得越大,相对的暴光时间就需要越短(特殊条件下的情况不算),有很多种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得搭配可以得到相同得暴光值,但暴光效果却未必相同,因为还涉及到景深的问题,在后面再说。具有最大光圈的镜头被称为“快镜头”,因为这种镜头可以搭配比较快的快门速度。 (二)、相机的操作模式 ?? 现在的一些数码相机的 低档型号,也就是所谓的家庭用型,大都还都是全自动对焦暴光的傻瓜机。中档以上的相机则存在手动模式和半自动模式两种基本的暴光模式。这和传统的相机基本 相同。 手动模式 ??并非所有的相机都可以。选择手动模式时,你可以不用理会测光表所提示的组合参数。你可以完全自动的选择光圈和快门值,如何理想的暴光要看当时的具体情 况和个人的喜好,当然也需要自己多加练习。 半自动模式 ??很多相机都提供至少半自动模式这样一种暴光模式。一般先固定光圈和快门速度中的一项,而让你调整其中的另外一个。随即就产生了我们常说的光圈优先模式 或快门优先模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先选定光圈还是先选定快门速度。 情景模式或者叫特殊题材模式 ??其实这种模式现在很流行,在canon G3、G5,olympu730以上级别等很多中档的所谓半专业级相机中设定了一个旋钮,我们可以采用风景、运动、人物等模式而省略手动的步骤。其中风景 模式一般会考虑到景深问题,运动模式则偏重比较高的快门速度,人像模式会偏重适当的大光圈等,电脑芯片所决定的暴光组合往往要比一些初入门者的决定要理想 的多。 (三)景深 ?? 有时候可以看到一些照片的主体和背景都很清晰,也看到过只有主体清晰,而周围失焦的 照片。要产生这些效果,就要涉及到景深的问题。 ??当选择比较快的暴光速度时,通常我们需要采用比较大的光圈,这时景深就会比较短,相片的清晰范围会比较小,有些景象可能就会比较模糊;而如果把快门速 度调慢,那么光圈可以调小,这时也有可能会使画面中默写杂乱的你不要的部分显现出来。因此如何控制景深问题是摄影中的一个初步而又重要的技术。 概念 ??简单说,景深是相片景象的清晰范围。理论上说,只有处于对焦平面的物体才是清晰的,但由于肉眼的辨别率,所以一般情况下焦平面前后的一些物体也会表现 的很清晰。 景深的相关因素 ???????????????????????????????????????????????????????????? 1.镜头的焦距 ??镜头的焦距不同,景深就会产生不同。长镜头可以产生比较短的景深效果,短镜头可以产生比较长的景深效果。 2.光圈 一般来说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 3.镜头距离主体的距离 距离主体越近,那么景深就越短。反之亦然。 景深的范围 ??一般而言,如果使用不是很特殊的镜头,景深的范围可以包括对焦平面前方的1/3和后方的2/3的部分 (四)构图 ??现代的高科技可以使对焦,测光,暴光完全由相机的电脑芯片控制,但只有构图还是需要我们自己来完成,电脑在聪明也不能智能化到自己选择景色。 三分法原则传统的构图原则,在美术上也是几百年的准则了。该原则主张主体不要放在画面的中央。在这个原则下,我门可以把一张相片分成上下和左右各三等分, 然后把摄影的主体放在其中的某个交叉点上。例如当你要拍摄某个特写时,你可以把你最要表现的那部分(人物的眼睛、花朵的花蕊等)放在某个交叉点上。如果是 范围较大的风景照,可以把地平线的位置,主要看你想要表现什么主题。前景 如果照片的空白部分太多或者是背景的天空(海洋)的颜色不理想时,可以或减少背景的范围或在其中增加入前景。1.一般而言,前景的表现总是比较清晰,尤其在拍摄建筑物时,通常使用比较清晰的前景,这 时可以使用比较小的光圈和广角镜头。 ??而现在我们很流行表现一些花朵叶子昆虫等微距效果的相片,拍摄这些自然体时,很多时候都是虚化背景,其实也可以尝试虚化前景,使用大光圈和远距镜头来 表现,会由意外的效果。(可惜我现在不能贴图) ??2.前景的选择往往是仁者见仁,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但一般来说,前景的选择不能太大,太美太亮丽,否则难免给人主题不明确或喧宾夺主的感觉。但如果 前景太暗,有时又会对主体的衬托不够,这个问题大家自己琢磨吧。 不要入俗套 ??其实这只是很原则很基本的理论,构图千万不要落入俗套,也不必死板的照这些原则去做,否则所有的照片看上去就差不多了。 ??还有很多构图的小技巧,也不是我学的教科书上都能提到的,那是大家自己去体会的了。有机会的话愿意和大家交流。但是有一点,对于初入门的朋友,在打破 这些规则之前,建议先在这些规则之下好好练习,练熟了以后再有所突破和创新会更容易成功(五)镜头 ??镜头是照相机最主要的部分之一,也可以说是相机的中心元件。我这里只讨论35mm的规格的相机的镜头。 相机的镜头由多组光学镜片组成。包括凹透镜和凸透镜。好的镜头需要有高解析力(指表现细节的能力)和好的反差(指表现明亮层次感的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主体在画面上的大小可以由镜头来控制。当相机固定于一点时,我们所观察到的景象范围取决于镜头的焦距长短,当用15mm的超广角镜 头将一大片风景收入眼底时,600mm的超望远镜头在这一点只能看到树上的一只老鹰。 我们平时可以买到的镜头由很多种,从鱼眼镜头,广角镜头,超望远镜头,微距镜头,变焦镜头等等,不过对于现在大多数普通的数码相机用户来说,由于镜头不可 更换,而且由于价钱太昂贵,所以备一堆镜头的可能不大,大家作为基础了解了解吧。 ??对于长镜头和短镜头之间的主要差别,其实就在于视角的不同(也就是所能包括入画面的范围的不同)。例如15mm的超广角镜头的视角为110度,而 600mm的超望远镜头的视角只有4度。另外28mm、50mm、105mm、200mm的镜头的视角分别为75度、46度、23度、12度。 标准镜头 ??在35mm规格的相机中,50mm到55mm的镜头被成为标准镜头,它的视角在45度左右,和人一个眼睛的视角差不多。因此使用这种镜头所得到的效果 会很自然舒适。 广角镜头 ??焦距不到50mm的镜头都可以成为广角镜头。而小于20mm(包括20mm)的镜头可以成为超广角镜头。短焦距的镜头可以得到比较广阔的画面,当你退 无可退而又要得到更大范围的景色时,广角镜头会很有用。广角镜头具有以下几个特性:1.视角宽阔 可以得到比标准镜头更大范围的景色。28mm的镜头的视角为75度,和人双眼的视角相当。而使用15mm的镜头视角可以增大到110度。 ??2.长景深 用广角镜拍摄时,可以让前景到背景都达到比较清晰的程度。 ??3.线条会出现扭曲 当用广角镜仰视或俯视拍摄时,照片中的线条会由近到远汇合。当镜头向上拍摄某建筑时,会产生建筑向后倒的感觉。 ??4.夸大的透视效果 关于透视的问题后面说。 ??5.画面边缘会被拉长 由于球性玻璃的特性所决定。望远镜头 ??焦距大于60mm的镜头都可以称为望远镜头,最大的据说有2000mm,呵呵,没见过。它具有以下特性: ??1.视角窄 只能看倒一小部分的影象,所以可以排除一些你所不想要的东西,更突出主体。 ??2.浅景深 和广角镜头相反,望远镜头的景深比较短,如配合大光圈,背景的虚化会非常强烈。 ??3.压缩的透视效果 同样放在后面说。 ??4.放大影象 当你进无可进时,使用望远镜头可以使主体进一步放大。 变焦镜头 ??现在很多的数码相机都是变焦镜头,流行的是3倍到12倍不等(不算数码变焦)。变焦镜头使用便利迅速,但往往也有其缺点,普通的变焦镜头往往影象的素 质会比较差,对一些很专业的人士来说不太适合,我的肉眼凡胎是不易辨别的。 ??还有一些特殊的镜头,包括反射式镜头,增倍镜,鱼眼镜头,透视控制镜头等都不常用,不多说了,如果大家愿意我们后面讨论。但还说一种,就是微距镜头, 因为现在数码相机上表现微距功能的相片非常流行。数码的微距功能往往是通过变焦镜头来实现的,但真正的微距镜头,要能够在很近的距离下对焦,并能形成至少 1/2大的主体(0.5倍的放大倍率),甚至更严格的说法是要求得到和主体相同大的影象(1倍的放大倍率)才能算是微距镜头。 透视效果 ??最后说下透视效果。超望远镜头可以让人觉得景物变近了,而且远物之间的距离似乎很近。超广角镜头则相反。然而事实上,透视效果主要取决于相机和主体的 距离,当镜头在一个相同的位置,使用600mm和使用50mm的镜头时,如果将照片的中间部分放大,会发现相同的透视效果。 ??前面曾提到广角镜头和望远镜头的透视问题。广角镜头可以产生夸大的透视效果,让画面中的物体变的比较疏远。离镜头近的物体变的比正常的要大,成为画面 上最突出的地方,远的物体则被“往后推”,变的比肉眼见的要小。反之望远镜头可以产生压缩的效果,让各个物体间产生比肉眼看到的更为贴近的感觉,产生密密 麻麻的效果。 (六)光线 ??光线在摄影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一个难点。我总觉得这部分很难说,而且这部分是各有各的看法的,有问题大家讨论讨论。 光线有很多参数:质感、方向、光源、颜色等。这里主要讨论在摄影时如何控制修正补强光。光的一些物理知识大家自己去翻物理书吧。 光的质感 ??在户外,光的质感主要受太阳,云层,大气状况等情况左右。 光线主要来自某一小光源(闪光灯,五遮拦的灯泡,直射的太阳等)时,一般为硬调光。硬调光的特点往往是效果很强烈,反差很大。主体一般会有很明确的影子,相片上明暗两块的大部分细节可能会因为光线.软调光 大而扩散的光源(清晨的日出,阴云的天气)所发出的光称为软调光。其特性为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反差比较弱,即使有影子也比较淡。不会带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冲击,但可以很好表现相片中的各个细节,适合于记实性照片和人物照。 3.雾 ??雾是空气中悬浮的粒子,就好比在镜头前加上了滤镜,会降低反差柔和色彩。使整体看上去更柔和。但同时也会降低清晰度颜色溢出部分的相关知识 朋友们一定听说过溢出。但是什么是溢出可能有相当一部份新手并不知道。 第一部分先补一下基础部分!计算机颜色的构成! 1、色彩基本概念 自然界中的颜色可以分为非彩色和彩色两大类。非彩色指黑色、白色和各种深浅不一的灰色,而其他所有颜色均属于彩色。任何一种彩色具有三个属性: (1)色相(Hue): 也叫色泽,是颜色的基本特征,反映颜色的基本面貌。 (2)饱和度(Saturation): 也叫纯度,指颜色的纯洁程度。 (3)明度(Brightness或Lightness或Luminousity): 也叫亮度,体现颜色的深浅。 非彩色只有明度特征,没有色相和饱和度的区别。 2、色彩的三原色 电脑屏幕的色彩是由RGB(红、绿、蓝)三种色光所合成的,而我们可通过调整这三个基色就可以调校出其它的颜色,在许多图像处理软件里,都有提供色彩调配功能,你可输入三基色的数值来调配颜色,也可直接根据软件提供的调色板来选择颜色。 3、电脑影像的色彩 电脑影像的色彩是经由位元(BIT)的计算和组合而来,单纯的黑白图像是最简单的色彩结构,在电脑上用到1位元的资料,虽说只有黑色和白色,但仍能透过疏密的矩阵排列,将黑与白组合成近似视觉上的灰色调阶。 灰阶(Grayscale)的影像共有256个阶调,看起来类似传统的黑白照片;除黑、白二色之外,尚有254种深浅的灰色,电脑必须以8位元的资料,显示这256种阶调。 全彩(Fullcolor)是指RGB三色光所能显示的所有颜色,每一色光以8位元表示,各有256种阶调,三色光交互增减,就能显示 24BIT的1677万色(256*256*256=16,777,216),这个数值就是电脑所能表示的最高色彩,也就是通称的 RGBTureColor。 8位元色是指具有256种阶调,或256种色彩的影像,而我们在常常见到GIF格式的图象文件就是带有256种色彩的图象文件。若要把24位元 的全彩图片转成256色的8位元,通常必须经过索引的步骤(Indexed),也就是在原本24位元的1677万色中,先建立颜色分布表 (histogram),然后再找出最常用的256种颜色,定义出新的调色盘,最后再以新色盘的256色取代原图。 让我们看看每一位元色包含多少种颜色: 1位 2种颜色 2位 4种颜色 4位 16种颜色 8位 256种颜色 16位 65536种颜色 24位 1677万种颜色 32位 1677万种颜色和256级灰度值 36位 687亿种颜色和4096级灰度值 通常所称的标准VGA显示模式是8位显示模式,即在该模式下能显示256种颜色;而高彩色(Hi Color)显示是16位显示模式,能显示65536种颜色,也称64K色;还有一种真彩色(True Color)显示模式是24位显示模式,能显示1677万种颜色,也称16M色,这是现在一般PC机所能达到的最高颜色显示模式,在该模式下看到的真彩色 图象的色彩已和高清晰度照片没什么差别了。 ? 基础知识二成像设备技术 CRT是什么? CRT是Cathode?Ray?Tube的缩写,意为阴极射线管。 CRT技术是利用阴极射线管将送给它的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的图像曝光于彩色相纸上,最早推出的数字彩扩机都采用CRT技术。但CRT技术的不足很明显,一 是阴极射线管一般象素不多,借用于普通CRT无法制作出大而清晰的照片,一般输出照片的尺寸只能在8寸以下,二是CRT法必须借助于镜头将CRT影像放大 或缩小到所需要尺寸后使相纸曝光,借助于镜头放大或缩小会在影像上产生各种畸变。另外,CRT的色域与彩色相纸的色域不匹配,表现不出千万种色彩和丰富的 画面层次,所制得照片色彩和层次并不清晰。最后,CRT技术还有容易磁化,所制照片的场平衡性差,色彩不平衡等弱点。 LCD是Liquid?Crystal?Display的缩写,意为液晶显示,LCD法是利用液晶板 与光源的结合使相纸曝光,即在LCD板的背面用光源照射的同时,将数字电信号送给LCD板,LCD板根据接受到的数字电信号使其上的每一个像元表现出透明 与不透明的变化,结果背后的光线就像透过通常底片一样通过LCD板这一“数字底片”,使数字影像曝光于相纸上 硅基液晶(Liquid?Crystal?on?Silicon)简称(LCOS),是一种全新的数 码成像技术。它采用半导体CMOS集成电路芯片作为反射式LCD的基片,CMOS芯片上涂有薄薄的一层液晶硅,控制电路置于显示装置的后面,可以提高透光 率,从而实现更大的光输出和更高的分辨率。LCOS技术最大的优点是分辨率高。 LED是什么? 发光二极管显示(Light?Emitting?Diode)简称 (LED)。这是一种全固态型显示器件。全固体结构保证了器件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极长的寿命。它是所有显示器件中寿命最长的。虽然它是由芯片、反射腔、封 胶构成的好像并非平板显示,但用它制作的大屏幕广告,宣传装置却归属于大型平板显示。 DLP是什么? 数码光输处理器(Digital?Light?Processor) 简称(DLP)。也就是说这种技术要先把影像讯号经过数字处理,然后再把光投影出来。其特点首先是数字优势。数字技术的采用,使图像灰度等级提高,图像噪 声消失,画面质量稳定,数字图像非常精确。其次是反射优势。反射式DMD器件的应用,使成像器件的总光效率大大提高,对比度亮度均匀性都非常出色。DLP 投影机清晰度高、画面均匀,色彩锐利,三片机可达到很高的亮度,且可随意变焦,调整十分方便。 通过以上资料,尽管你可能还是不能十分明白。但是有一点你应该清楚,就是计算机所表现的颜色是有限制的。也就是说,有很大一部分颜色是肉眼能够看到,但实际上,我们电脑的显示器无法表现出来的颜色部分,这部分颜色我们称为溢出! 当我们将曝光调大,我们可以发现过亮部分的颜色细节已经丢失了。但实际上那部分细节是存在的,但是在我们的电脑上是无法看出来的。这时候,单反相机 的CRW格式和JPG格式的区别就显示出来了。CRW格式仍会记录这一部分的细节信息,尽管这部分细节,我们的显示器无法显示出来。但是JPG会把这部分 细节信息从照片里删除掉,而且还要多删除一部分人眼不容易区分的颜色信息。那么同样照片我们会得到两部分不同的结果。但是在后期处理上这两部分结果区别就 大了。 大家都知道,我们可以在我们的电脑上对照片进行补偿等操作。那么通过一定的操作,我们可以将这部分不能被显示的颜色细节,通过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来,但这也只限出CRW格式,JPG就无能为力了。 数码和胶片的最大区别也在这里,当然很多人会说,数码是在发展的,总有一天会超过胶片,而实际上胶片仍在发展。 希望这些东西能给大家些启发。 手持单反相机正确的方法、防抖技巧! 手持单反相机的正确姿势 在学习摄影之前,你要学会拿稳你的相机。那么用什么姿势手持相机才能减少相机的抖动呢?下面我们就结合图片来一起学习吧! 基本持机手法: ? ???????????????? 正确姿势????????????????????????????????????????????????????????????????????????? ?错误姿势 ?对数码单反相机来说,人体并不是最稳定的支撑,因此你需要学会一些基本的动作来提高拍照时的稳定性。保持稳当又放松地站姿,双脚分开,肘部夹紧身体。用两只手一起端稳相机,其中一只手成环形托住镜头,帮助变焦和对焦。在按下快门之前呼气能让你放松下来。尽量不要在肘部离开体侧、不能保持双手持机或身体扭曲的状态下拍照,这些情况会影响照片的清晰度。 卧姿: ??????????????????? 正 确姿 势??????????????????????????????????????????????????????????????????????????????????????????????????????????????????????

  GB T 32610-2016_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_高清版_可检索.pdf

  ayx爱游戏

  ayx爱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