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不堪的常识:关于摄影的分类ayx爱游戏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23-02-10 02:04:08

  摄影人经常会碰到各种大大小小的争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分类混乱引起的。

  比如影响最大的《全国摄影艺术展览》,把征稿分为记录类,艺术类,商业类,多媒体类。这种分类产生歧义引起混乱是必然的。在摄影界,把“记录”作为分类可能是绝无仅有的。这种分类名称可能参考了电影界的“故事片”、“记录片”那种划分。但电影界没有把故事片再划分为“艺术片”、“商业片”,是因为艺术片和商业片都属于“虚构片”,记录片属于“非虚构片”。然而,这样的划分又出现了新问题:记录片强调的是“真实”,而不是“非虚构”。有人问:难道虚构的就不真实吗?问得有道理!于是这种束缚终于被打破了,现在看纪录片,也会看到虚构性、表演性的片段,正是居于这种拷问的结果。

  回到摄影。摄影界所强调的“记录”,跟电影界的拷问是一样的。我们看《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征稿中关于记录类的“释义”:“纪录摄影是指以客观记录的方式关注人类社会生活、自然生态环境及民俗风情等各类题材的摄影作品。涵盖新闻摄影、专题报道摄影、社会纪实摄影、自然纪实摄影等。”这段“释义”的核心思想就是强调“真实”、“客观”(关于摄影的“真实”、“客观”另文探讨),跟当初电影界记录片不能虚构、表演的思路是一致的。实际上,这个“释义”最大的混乱在于,它跟“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这个总题目是矛盾的。从汉语角度说,这个题目可以理解为“全国摄影和艺术的展览”,或者“全国摄影的艺术展览”。鉴于展览并不接受摄影以外的艺术作品,我们应该理解为“关于摄影的艺术展览”。好了,我们终于看到了这个活动的核心词“摄影的艺术”,原来我们共同在做的一件事是关于“艺术”的,这势必要拷问我们:什么是艺术?什么是“摄影的艺术”(或者“什么是艺术摄影”)?新闻报道摄影是艺术吗?商业摄影是艺术吗?如果它们都属于艺术,那么又何必再划分为“记录类”、“艺术类”、“商业类”(评价作品的标准是艺术吗?艺术的标准是什么?)?如果它们不属于艺术,为什么总题目要取“全国摄影艺术展览”(这是一次关于艺术的展览)?这种矛盾混乱的分类导致的不仅是投稿上的混乱,更导致摄影认知上的混乱。

  比如在摄影圈比较有名的荷赛华赛,前者全称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后者全称是“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明明是关于“新闻摄影”的一个赛事,浑身上下都看不到跟“艺术”(Art)有什么关系,但是一旦有摄影师在这两个摄影赛上获奖,全国有数百万的摄影爱好者立马露出羡慕的眼神,一致认为中国的摄影师终于获得了摄影艺术的最高荣誉ayx爱游戏摄影知识。

  又比如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还有中国的《国家地理》杂志),倘若有哪位中国摄影师的作品入选这本杂志举办的比赛,似乎他(她)的摄影艺术已经上升到了顶尖的高度。这些杂志的摄影师日子也混得很不错,满世界跑不说,还可以吃香的喝辣的,做各种摄影器材的形象大使,是中国很多摄影师的偶像。

  矛盾的是,学习摄影的人并不打算做记者,也不打算拍旅行照,他们是把摄影当做一门“艺术”来看待的。遗憾的是,大部分买来相机“准备搞艺术”的人并不知道何为艺术,既没有读过艺术史、艺术理论,也没读过摄影史、摄影理论,甚至没看过多少经典作品,订阅几本国内摄影杂志,网上找几个摄影网站,就上路了。这是一方面,另外一方面,ayx爱游戏国内各路成名的“老一辈摄影艺术家们”似乎也没花时间去弄明白什么是“艺术”,或者“什么是作为艺术的摄影”,上上下下这么多人没有去反思这个问题,似乎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有很多人这么想:“我不懂,难道这么多人都不懂吗?”或者,“大家都在这么搞,肯定不会错。”最后就出现混乱不堪的情形,导致大部分摄影爱好者走错了方向,在人云亦云的环境下出现大面积“中国式摄影”的滥觞。

  中国式摄影的泛滥成灾,部分原因在于多数摄影爱好者把摄影理解为“记录”(紧接着把记录理解为纪实——关于纪实摄影的误解另文阐述),或者“摄影是光影的艺术”(把摄影理解为捕捉美的瞬间),更重要的是,国内涉及到摄影的分类就无法形成共识,要么按拍摄对象分,如分为民俗摄影,风光摄影,动植物摄影,商业摄影,街头摄影,人像摄影……要么如官方分为“记录类”、“艺术类”、“商业类”……不管怎么分,其最大的误区在于没有按照摄影的功能去分,没有把“艺术摄影”作为类别独立出来。

  关于摄影的功能,国人似乎忘记了中间的差异,似乎又清楚区别。比如ayx爱游戏,他们绝不会把身份证、法庭证据、朋友圈随拍之类的照片理解为艺术,也不会去拍这种“不艺术”的东西。但是消防员从着火的房子里怀抱孩子飞奔而出的照片会理解为“艺术”,或者新疆禾木乡美轮美奂的秋色照片也会理解为“艺术”。前者把新闻当艺术,后者把美当艺术(的全部)。ayx爱游戏这种不加区别、混为一谈、低层次理解艺术的摄影在中国各级摄影比赛中屡见不鲜。

  实际上,这个当今中国摄影界最大的问题在西方并不存在,他们把摄影分为“实用摄影”和“艺术摄影”——新闻摄影、报道摄影、商业摄影、时尚摄影……这些摄影的目的是为了“实用”,是为世俗生活服务的,而艺术的目的是借助媒介探索精神世界(艺术摄影借鉴实用摄影的表达方式属于另外一个话题)。中国摄影爱好者们只有在分清楚这两者的“地界”后,才会在默认的前提下形成共识,否则关于“越界”的争吵一直会此起彼伏——比如关于是否摆拍,后期是否PS诸如此类的问题实际上在艺术摄影范畴内并不存在,也无争论的必要。

  好消息是,国内摄影界众多民间机构和有识之士早已看到这个问题(众多留学回国的年轻一代带来了更新的理念),比如三影堂摄影奖就没有什么“记录类”、“艺术类”、“商业类”这种划分。没有划分是因为这个奖默认的前提是,作品必须属于“艺术摄影”,所有涉及“实用摄影”的作品都会被剔除。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它纯化了当今中国摄影界关于摄影分类的混乱局面,对摄影作为艺术的探索作出了良好的引导作用。顺便说一句,几个摄影新锐奖的设置也已经更正了中国长期以来实用摄影和艺术摄影混为一谈的状况。